(资料图)
2018年,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建集团实施战略重组。8月22日,中核集团举行“两核”重组五周年新闻发布会。记者从会上获悉,重组五年“聚变”让中核发展跑出加速度,2022年营业收入突破2627亿元,是重组前两个集团总和的1.7倍,年均增长14.6%,利润总额是重组前的1.6倍。重组实现了“1+1远远大于2”的目标。
“重组五年,我国核科技工业体系能力实现了历史性、系统性的重大跨越,核工业全产业链各环节的体系能力全面提升。”中核集团董事长、党组书记余剑锋介绍,目前控股在运核电机组25台,装机2375万千瓦;核准在建机组15台,装机1625万千瓦。我国核电研发设计、建造能力、装机规模、运营业绩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。核燃料循环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。天然铀保障能力和核燃料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,集团的完整体系优势、产业经济规模、综合实力、品牌价值、国际影响力快速提升。
科技创新摆在了发展的战略核心位置 。数据显示,中核集团2022年研发投入达246.4亿元,为重组前的4.3倍,年均增速为44.4%,是同期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速的 3.7 倍。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、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和快堆、多用途模块式小堆、新一代“人造太阳”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。
核安全保障方面,所有核电机组、核设施保持安全稳定运行,安全环保风险受控,在运核电机组WANO(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) 综合指数持续上升,2020至2022 年满分机组分别为 15、19和 18 台,核电安全稳定经营绩效水平保持全球领先。
服务共建“一带一路”,中核集团自主核电品牌“华龙一号”带动全产业链加快“走出去”,卡拉奇2/3号华龙一号机组建成投入商运,恰希玛5号核电机组破土动工。阿根廷核电出口项目签署EPC(即“设计采购和施工”模式)总承包合同。并牵头完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核心安装工程,为最大国际大科学工程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。
图片来源:中核集团
标签: